手机版
近期,多所高校公布了2024届本科新生的数据,显示本届新生主要由“05后”构成,其中2006年出生的学生人数最多,年龄最小的新生甚至属于“10后”。
重名现象普遍
东南大学、山东理工大学、南京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等高校均公布了新生中重名较多的名字。例如,东南大学有22位“zǐ涵”,山东理工大学有23位“子涵”,南京大学有13位“浩然”和12位“宇轩”。
重名潮背后的文化印记
华中师范大学社会福利研究中心主任梅志罡分析,这些爆款名字反映了“90后”“00后”父母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港台、日韩流行文化的影响。中国新闻网报道,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轮重名潮,每一轮都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。从“建国”“和平”到“军”“勇”,再到“张伟”“王丽”,直至现在的“浩宇”“欣怡”,名字的变化映射了社会变迁。
家族姓名文化的传承
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三夕指出,除了时代背景外,家族姓名文化也影响着取名。20世纪六十年代以前,名字中常带有标识辈分的字。进入21世纪后,年轻父母更倾向于追求个性化的名字。